浩荡长江,流过洪湖新滩,拐个弯,即进入武汉西南门户——武汉开发区(汉南区)。
长江流经武汉145公里,其中74公里在武汉开发区(汉南区)。确保一江清水东流,武汉开发区(汉南区)使命重大。
百湖之市,26个湖泊、6条河流静卧武汉开发区(汉南区)。确保河湖碧水常清,武汉开发区(汉南区)责任如山。
作为武汉工业主战场、全省经济重要增长极之一,武汉开发区(汉南区)牢记总书记嘱托,深入贯彻湖北省委和武汉市委决策部署,在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的同时,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也不断取得新成效。
实践是最客观的见证者。该区近年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屡创历史之最。2018年,该区实施治水播绿项目140个,计划总投入77亿元,项目数、投资额将再创历史新高。
漫步神秘绿肺 赏十里花坡
“超级绿肺”成中外游客新去处
提起华中“绿肺”,人们总想到林海浩瀚的神农架、恍若仙境的大九湖。
提起江城“绿肺”,人们易想到山水环绕、曲径通幽的武汉东湖风景区,或地势开阔、江水潺潺的汉口江滩。
其实,在繁华的大武汉,有一处超级“绿肺”,它既有古木参天的林海,恍若仙境的湖泊,又有青山绵延、碧波万顷的景致,还有形如江滩一望无垠的开阔。这,就是正在打造中的军山黄陵国家5a级生态文化旅游区。
该旅游区位于武汉开发区军山街,规划总面积约80平方公里,境内有连绵山峰十多座,大小湿地湖泊十多个。一条人工开挖的通顺河,从仙桃杜家台分洪闸口,斜穿蔡甸抵达武汉开发区,蜿蜒上百公里,由此通江达海。
绵延山峰中,大、小军山,若不是新世纪初凌空而起的武汉军山长江大桥,外界可能知之甚少。相传大、小军山即为三国时吴魏屯兵交战地,蜀汉诸葛亮屯兵遗迹依稀可寻。设法山、诸葛城等,均有历史典籍记载。
正是群山如屏,众多大小湖泊、河流与长江干堤相互缠绕,使这里与闹市天然隔离,成了市民放飞心灵的驿站,休闲探幽的好去处。
漫步通顺河长堤,堤上杨柳依依。登临极目,景象蔚为壮观:春天,宽阔而干涸的河床绵延数十里,绿油油的野草、芦笋望不到尽头;夏天,这里成了行洪道,白茫茫一片;冬天,这里又成了鸟类、野生动物栖息的天堂。
走进核心区的龙灵山生态公园,山峦叠翠,古木参天,四周湖泊环绕。
占地2.9平方公里的龙灵山,上世纪80年代初曾惨遭开山采石,一角留下近6万平方米的废弃矿坑。2013年起,武汉开发区投巨资修复山体生态,仅回填土石即达20万方,复原地貌种植了芝樱花。每年4月,近6万平方米的芝樱花,开满山坡,犹如一片巨大的玫红色地毯,蔚为大观。
谈起当年炸山采石,53岁的附近村民余泽挽记忆犹新。当年村里没有经济来源,村民争相开山炸石,再用船运到汉阳码头换钱,致使龙灵山到处灰蒙蒙。
“庆幸的是,改革开放春风吹拂到了家乡,1991年武汉开发区动工兴建,村民纷纷进城进厂,才停止开山炸石,这方绵延山峦才得以保留。”余泽挽说,如今面对修复后的秀美山体,他懊悔当年自己也曾参与开山炸石。
天地云水,沧海桑田。除花坡外,公园内近年兴建起环公园绿道、百亩荷塘、九曲湾湿地、森林探险、帐篷营地、房车营地等景观,市民可以赏花、徒步、骑行、露营。
伫立九曲湾湿地栈桥上,湖岸美景尽收眼底。湖水清澈,水草丰美。工作人员介绍,这一片区分布着大小湖泊上十个,知名的有蒿草湖、土地湖、程家湖、渣滓湖等,夏天接天莲叶,游人可休闲垂钓碧波畔,或荡桨泛舟采莲。
这片生态环境优美的区域,一度被国内多家知名房地产开发商相中,愿出巨额建高档别墅,都被武汉开发区婉拒。
“1公顷森林每天可为1000人供氧,数十平方公里每天可为数百万人提供新鲜氧气。”武汉开发区有关人士说,呵护一方绿肺,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内在使命。
建湿地公园 实行雨污分流
北太子湖水环境治理与时间赛跑
北太子湖,地处武汉三环与东风大道交汇处,面积786亩,北面隔东风大道与碧波浩淼的三角湖相望,南面不远处是南太子湖,再不远处便是奔流的长江。
秀美的风光,使这里成了武汉开发区汽车产业最早配套生活集居区。武汉外校、三牛中学、三角湖小学、新华小学等知名中小学,金色港湾双湖泊岸、太子湖1号等知名居民小区,呈环状分布四周,这里也是武汉外籍人员最密集居住地之一。
然而,因早期城市建设滞后,周边生活污水直排湖中,加之早期围湖养殖,导致湖水富营养化。
“北太子湖生态环境治理刻不容缓!”去年底,武汉开发区(汉南区)对境内26个湖泊、6条河流发出生态综合治理总动员令,北太子湖放在优先位置!
今年3月1日,环湖污水管网排查启动,同时抽排湖水清淤,种植苦草等沉水植物。
4月18日下午,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北太子湖大桥上眺望,二三十名身着橘黄色救生衣的工作人员,正在浅水区如手工插秧般,用竹竿点植沉水植物。远处湖岸上,几台挖掘机正在护坡施工。
“3月28日开始种植沉水植物,至目前已栽种约130亩,占计划栽种总面积的1/4。预计整个栽种作业到今年 8月底完工。”施工方、武汉中科水生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李志成介绍,通过栽种沉水植物再定期收割,不断提取水中氮磷等富营养物质。
“为还一湖清水,实施截污的同时,将在湖泊上游兴建1万平方米的人工湿地,通过抽排湖水,再自流,实现湖水净化。”李志成介绍,目前已排查出5处雨污混排口,一处生活污水直排口。下一步将兴建截污管网,实现雨污分流:清水入湖,污水进入城市污水管网。
“为确保整个开发区26个湖泊清水潺流,全区正在提升改造三大污水处理厂,力争到明年,实现全区污水处理能力翻番,基本满足2020年前全区污水处理需求。在此基础上,将再新建两座日处理各1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实现污水处理能力再翻一番,满足2035年前全区污水处理需求。”武汉开发区环保水务局工作人员刘波介绍,为从根本上改善北太子湖水质,还将实行三湖连通工程。即将三角湖、南太子湖与北太子湖连通,提升湖水综合净化能力。
“目前,我们正与时间赛跑,为赶在雨季前完成相关治理,公司每天投入100多人在此作业。”李志成说。
护一城清水 保一方安澜
昔日“龙须沟”变身休闲公园
谈及汉南片区的泥湖河,纱帽街居民周书林感慨万千。
这条长1.9公里的河流,原是一条灌溉主渠,不知何时起,随着城市的扩张,它成了一条城中河,河床淤塞,河水散发出恶臭,让人掩鼻。
4月20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站走近该河,眼前这方天地与当地居民所说的昔日景象,已形成强烈反差:河中挺水植物,随清澈的潺潺流水摆动,坡边种植的水杉、海棠、早樱等各类树木,生机盎然。沿着岸边新建的平整绿道行走,不时可见附近居民或在散步,或在驿站木亭中下棋、聊天。
“泥湖河大变样,得益于去年下半年政府大力整治。”周书林说。
武汉开发区(汉南区)环保水务局工程建设管理中心人员介绍,为整治这条河,去年政府投入了近1.5亿元。
泥湖河与长1.5公里的纱帽河相连,最后共同流入汉南最大河流——马影河。
为治理这方河水,去年5月,该区在治理泥湖河的同时,启动马影河“一河两岸”生态景观建设。去年底,马影河一期长5.7公里的工程完工并对外开放,二期工程现已启动,预计到今年底,马影河综合整治工程全部完工。
为保一方安澜,护一城清水,去年以来,武汉开发区(汉南区)深入推进“四水共治”,当年该区实施治水项目30个。今年该区又投入67亿元治水,其中治污水项目37个,重点工程除点面截污和河湖底清淤外,还包括新建环湖岸线生态隔离带等。
厂在城中 城在林中
今年播绿新增八个“中山公园”
武汉开发区因厂而生,因厂而兴。全区489.7平方公里土地上,有企业1.7万家,其中年产值过百亿企业6家、过千亿企业1家。去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3403亿元。全区人口近40万,其中产业工人就有20多万。
该区相关负责人说,武汉开发区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建设国家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和生态化大武汉引领区的新征程上,必须建设与之相匹配的人居环境,才能吸引更高端人才与项目落户。
去年,该区启动“绿满车都”行动,提出用三年时间,在全区所有山体、园林、道路、河湖岸边开展“宜绿尽绿”行动,力争到2020年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8平方米;并号召建设绿色工厂、机关、学校、家庭。
武汉开发区(汉南区)园林绿化负责人刘振中介绍,按照“一街、一路、一树、一景”建设规划,今年绿满车都行动分三部分推进。第一块军运会场馆绿化大提升,有16个项目,改造提升面积110公顷;第二块植树造林行动,新增造林1200多亩;第三块就是基础园林绿化建设,48个项目将新增绿地近120公顷。三块总面积相当于8个武汉中山公园。
今年开春以来,该区植树造林,建设绿道、绿楔的身影,到处可见。高峰时每天有上千名园林工匠、上百台园林机械施工。该区还号召全区机关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植树造林。
4月20日,记者驱车沿武汉开发区东风大道西行,两旁树木葱茏、生机盎然,宽广的绿化隔离带,让人赏心悦目。漫步一个个绿荫掩映的生态厂区,好一幅“厂在城中、城在林中”的美丽生态画卷!
沿三角湖、汤湖、南太子湖前行,色彩鲜艳的绿道与舒缓的草坪在绿荫下延展。
据介绍,去年武汉开发区(汉南区)共建成10条林荫路并完成14条城市主次干道绿化,全年新建绿地95.15公顷,新建绿道35公里。同时,在30处道路、广场栽植花卉3公顷,充实各类时令花卉及灌木180万株。
截至目前,武汉开发区(汉南区)已兴建起生态公园、广场、游园共计23个,总面积达336公顷;兴建绿道37处,总长度188公里。全区建成绿地达2818.07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9.2%,人均公园绿地15.87平方米。(记者 唐晓安 通讯员 张敏 熊育剑)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