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湖北省武汉市审计局结合该市“三乡工程”工作实际,进一步聚焦审计重点,注重从点、线、面、体全方位精准聚焦、靶向发力,切实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绿的整体推进,精准服务新时代乡村振兴。
以精准扶贫审计为维度,强化民生保障力度
以消除贫困、民生保底、改善民生为目标,该局制定了脱贫攻坚审计三年行动计划,对蔡甸、江夏、黄陂、新洲等4个新城区22个贫困乡镇271个重点贫困村实行审计全覆盖。把推动扶贫政策落实、规范资金管理、维护资金安全、提高资金绩效作为审计工作的着力点,紧密围绕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要求,紧扣“政策、资金”两条主线,突出“精准、安全、绩效”主题。重点关注国家精准脱贫等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资金安全规范使用、项目和资金发挥效益、机制体制制度完善等情况,加强对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情况的审计,注重揭示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识别不精准、政策不精确、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项目建设效益不佳、脱贫任务完成不实等问题,并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建议,形成调研性材料和报告,供政府决策参考,促进真脱贫、脱真贫,充分发挥审计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重要作用。
以支农专项资金绩效审计为维度,增强农业发展动力
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质量、效率、动力变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对近三年投入的20余亿元财政专项支农资金开展绩效审计调查。主要审计8个都市农业示范园区、美丽乡村、品牌农业发展、农业基础设施提升、休闲农业和旅游等“两计划两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和运行效果、资金使用真实合法效益情况,通过查摆问题,分析原因,维护支农资金安全和规范使用,提高资金统筹力度和使用效益,推进创新改革,探索涉农专项资金统筹安排和提升绩效的新途径,促进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增强农业发展活力和动力。
以农业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为维度,促进农村生态振兴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摸清农业自然资源资产基本情况,促进改善和优化农村环境、补齐乡村生态短板,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乡村生态振兴为目标,紧密围绕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四大工程,以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情况为主线,审查资金使用、项目建设和深入乡村现场查看污染突出问题相结合,重点对1230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废旧农膜、病死畜禽等农业种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以及3500个养殖场退养、33万亩湖泊渔业“三网”拆除、10个种养循环生态养殖小区建设运行、化肥和农药减量化、耕地土壤和湖泊污染防治、12000个自然湾污水处理等情况开展审计,着重揭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政策未贯彻落实、目标任务未完成、监督责任履行不到位、生态环境污染严重、项目资金未发挥效益等问题,督促领导干部切实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以乡村生态文明引领乡村振兴。
以涉农部门领导人经责审计为维度,促进“三农”协调发展
武汉市农村分布76个乡镇街、1895个村委会,农业人口240余万人,耕地面积287万亩,涉农区域分布广、面积大、人口多,特别是市农委主任兼任市委农办、市扶贫攻坚办主任,主管全市农林牧渔和“菜篮子”工程,涉农事项多,资金体量大,事关全市“三农”工作大局,责任重大。该市紧紧抓住市农委、市农科院等涉农部门领导人经责审计的牛鼻子,重点对领导干部贯彻落实宏观政策、保障农民民生、发展农业农村经济、推进增强农业科技创新支撑力和成果转换等履职履责情况开展审计。促使履职尽责更加有力、权力运行更加规范,充分发挥涉农部门领导人“红色头雁”统领和引领作用,将涉农政策制定好、贯彻好、落实好,切实整体推动“三农”发展,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之路,让农民看得见青山、望得着绿水、守得了乡土、留得住乡愁。(马晓强)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来源:审计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