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一:
武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数位列全国城市第三,为什么这样一个不缺高校的大型省会城市,却面临着人才严重流失的窘迫?
为了留住毕业生,武汉有宽松的落户政策,根据新政策,毕业2年内在武汉市就(创)业的高校毕业生落户,可不受单位所在区域限制,在本人有房屋产权的居住地、单位集体户、亲朋好友家中或省人才服务中心、市人才服务中心集体户中落户,均为本市常住户口,可以在市内正常迁移。
如果不是武汉新兴经济的崛起,类似于武钢重组这样的大事件,会给当地经济带来沉重的打击,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一现实反过来证明武汉的经济发展的弹性比东北要大得多。中部地区我们看好的城市是武汉、郑州,两者航空港等竞争白热化,但从人才、港口等角度看,武汉略胜一筹。武大的经济学改革,还曾经执全国之牛耳。
网友二:
除了硬件上的不足,武汉在软环境上也有不足。根据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发布的2016十大创新城市排行榜(包括经济创新指数,科教创新指数,文化创新指数,生态环保创新指数等),武汉仅排到第九。而根据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的《2017中国城市创新力排行榜》,武汉仅排到第8。在独角兽指数(考察了城市中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和专利数量,和具有全国领先地位的高新技术行业的数量)这项上,更是排到了第11。
由于武汉高校众多,每年都有大量应届毕业生,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够好的情况下,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就更加激烈了。和内陆城市相比,沿海发达城市基础设施完善,一些高新技术优势产业集聚,工资薪酬待遇更高,更容易吸引高校毕业生。这几年,上海、深圳等地在人才政策上不断创新,显现出更强的竞争态势。
网友三:
为了留住人才,武汉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比如旨在为鼓励和支持在校或毕业5年内的大学生创业而量身定做的“青桐计划”,对大学生在孵化器创业给予场所房租补贴、天使投资基金引导、风投基金风险补偿等一系列扶持。还有“城市合伙人”和“创谷计划”:瞄准聚焦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三大产业领域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
这一系列计划目前看来已经有一定的收效,但是要真正改变“人才输出地”这一属性,恐怕还是任重而道远。武汉市政协委员夏里峰表示,优秀年轻人才是武汉的未来,5年留住100万大学生,必要但并不容易,考验武汉的诚意和智慧。
网友四:
毕业生不愿留在当地,一方面是因为专业与企业不对口,另一方面是缺乏互联网和中高端企业,对毕业生吸引力较小。人才流失快,就导致产业结构快不起来。武汉的经济过于依赖钢铁、汽车等传统产业,新兴领域、互联网和科技公司相对不足。近年钢铁产能过剩,去产能进行了一轮又一轮,汽车行业热度也在下降,武汉急需在优势领域培养出一批有影响力的大企业。
另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转化率也不容乐观,武汉2016年科技工作者报告显示,近20%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或应用于生产,77%科研成果没有转化为产品。调查指出,超过半数科技人员在转化过程中,没有获得任何收益;有收益人群主要来自于奖金,金额不大。科技成果的使用、处置和管理中,关键是如何促使知识产权流转,以及审批程序是否繁琐,现实中专利更新换代效性极高,等所有流程走完,产品出现,可能已经落后了,使学者和企业错过了机会。
网友五:
并未武汉留不住,而是北上广深吸引力太大了,自从改革开放,获益最大的就是沿海城市,这些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武汉虽然教育资源丰富,每年在校大学生全世界是第一,但是这些大学生毕业之后会用脚做选择题,毕竟毕业之后考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生存问题。
武汉的薪资待遇和沿海城市比,肯定还是有差距的,但是近些年武汉也在做建设,做建设就需要人才,所以武汉提出了“百万计划”,还有人才公寓等吸引大学生留汉的政策,有了政策扶持,其他的慢慢都会有的。再加上武汉大学生很大一部分都是湖北本地人,能在本省读书就业,谁又愿意大老远跑到千里之外去呢。总之都在慢慢的好起来,相信要不了几年,这个趋势就会改变。
网友六:
武汉拥有丰富的劳动力和大批技术人才,物价水平较高,而工资水平速却很低,在北京等一线城市,大学生收入过完,虽然消费水平高,但还有剩余,武汉工资还不高,物价却不低。大学生过多,就业压力严峻。许多同学意识到武汉劳动力市场趋于饱和,于是奔往其他大城市或自己的家乡。沿海和发达地区抛开橄榄枝。每年校招,大批沿海企业和其他发达地区的企业来汉挖人,待遇好,发展前景好,你说人家来不来?
不是武汉留不住人才,而是人才太多外溢。人往外处走,水往低处流。武汉经济难敌沿海诸市,待遇是最大的困惑,跳槽不是武汉时兴。武汉虽然比不上北上广深,但是在内地城市有得一拼,武汉光谷人才济济,怎说留不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