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优良品种不能满足集约化生产的需要我国鹅生产目前处于小农生产状态,商品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的程度较低。鹅种自繁自养,自生自灭,保留了原始的种质特性。国内鹅的育种工作进展缓慢,品种选育、品系选育和配套系杂交利用刚刚开始。在国内所有鹅品种中,群体整齐度差,品种内个体间的生产性能差异显著,特别是个体的繁殖性能和生长速度差异较大。例如,中国豁眼鹅、四川白鹅的优d秀个体年产蛋量分别超过120枚和70枚,而平庸个体的年产蛋量仅有40—50枚;中国狮头鹅优d秀个体56日龄的体重超过45千克,而平庸个体的体重只有3.0一3.5千克。说明中国鹅品种不能满足产业化生产的需求,必须进行本品种选育,提纯复壮,提高鹅的繁殖性能、生长速度及整齐度。
提高雏鹅的成活率
1、及早饮水,有利于卵黄的吸收,刺激食欲,促进胎粪排除,宜饮清洁的冷水,忌饮冷开水、污水。在水中加入5—10%的葡萄糖或电解多维,这对提高雏鹅成活率有很大帮助。
2、适时开食,防止能量和养分供应相脱节,开食饲料中必须有青饲料。
3、防止日晒雨淋、防止雏鹅受热、在运输途中不喂食,温度是育雏的首要条件,温度与体温的调节、运输、采食、饮水以及死了的消化吸收有关系,湿度和温度不一样,对雏鹅的健康和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二者共同起作用。
黄陂区横店农博瑞丰家禽经营部
15827363681
中国 武汉